林伯渠
林伯渠庐山抚今追昔
1959年6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伯渠登上庐山。
汽车停在河东路251号别墅面前后,林伯渠走下车,环顾满目青翠的庐山,不禁感慨万端。32年前和22年前,在中国革命处于转折的关键时刻,林伯渠两次参与了在庐山的重要活动。而今,山河依旧,人世间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林伯渠下榻的别墅建于1901年,原主人为德国人克拉贝。别墅造型别致,石砌一层,大门入口处建有精致的牌楼,右边一北一南有两个双檐的方亭,由敞开式外廊连接,方亭和外廊的栏杆雕刻极为精美。在方亭和外廊中欣赏东谷自然风景,人与自然相融一体,感觉十分惬意。
7月4日,庐山下雨。林伯渠看着窗外雨中美景,不由得吟词一首《浪淘沙·庐山即景》:“牯岭雨声喧,气象万千。爱听东谷水潺。日照香炉知何处?雾里云端。智慧何人先?卡尔(指卡尔·马克思)开山。重峦叠嶂更新鲜。一二三四(指《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大手笔,宝藏兴焉。”
林伯渠下榻的别墅离仙岩旅馆只有几十米,前两次上庐山,他均下榻仙岩旅馆。会议期间,林伯渠几次带领夫人朱明及秘书等人来到仙岩旅馆,向他们讲述发生在这栋楼里的往事。
1927年7月18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的林伯渠匆匆上了庐山,住进仙岩旅馆。3个月前,蒋介石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林伯渠感到万分痛心和无比愤慨。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发动南昌起义,并决定7月19日在庐山仙岩旅馆举行紧急会议,林伯渠就是为了参加这次重要会议而上庐山的。他与参会的政治局委员瞿秋白、李立三、张太雷,中共中央秘书长邓中夏以及聂荣臻、彭湃、郭亮、叶挺等人,具体研究布置了南昌起义的有关事宜。随后,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爆发了。此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立人民军队的开始,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937年7月13日,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与周恩来、秦邦宪再上庐山,仍然下榻仙岩旅馆。这次上庐山的任务与10年前恰恰相反,不是与国民党对抗,而是与国民党合作。曾参与策划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林伯渠,在中华民族命运攸关的时刻,再次参与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抵御强大外寇入侵的谈判,协助周恩来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使国共两党在原则问题上达成了基本一致。国共两党的成功合作,保证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使中华民族彻底洗雪了百年以来屡遭外寇欺凌的耻辱,以一个大国、强国的姿态重新站立在世界的面前。
抚今追昔,林伯渠在无比欣慰的同时,内心深处又含有几分隐忧。上庐山之前,已是74岁高龄的他抱病在全国各地视察、调研,不切实际的“大跃进”和“浮夸风”令他深感不安。林伯渠在7月13日写的《庐山即景》中,表达了他的隐忧和不安:“五老峰头气象新,居高临下一身轻。空中蝴蝶迷茫梦,大计熟筹问耦耕。花木怡然属自我,阴阳终古影乾坤。规律客观不可忽,自有群众做结论。”林伯渠在“空中蝴蝶迷茫梦”一句中,用了《庄子》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委婉地批评了当时严重脱离实际的浮夸现象;而“大计熟筹问耦耕”、“规律客观不可忽,自有群众做结论”等句,更是直截了当、明白无误地指出,方针大略决不可忽视和违背客观规律,并且要得到人民的赞同和拥护。
林伯渠表示很喜欢庐山,希望能再来。然而,离开庐山的第二年,他便病逝于北京。
李立三三上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