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庐山之家网 首页 > 庐山介绍 > 庐山得名 > 正文
搜索

庐山得名———康山

时间:2010年1月1日 作者:庐山之家网 来源:《庐山志》 点击数:
又谓之辅山、亦曰靖庐山,曰匡山,曰康山,曰匡庐山,亦简称庐山,或曰牯岭(即牯牛岭)。牯岭者,庐山之十岭也。
 
方辅先生,周武王时人力李聃骑白驴入山炼丹,得道仙去,惟庐存,故名庐山。见(《九微志》。(同治《九江府志》)
 
《豫章古今记》云:“辅山即庐山也。”辅山或即因方辅隐此而名。
 
周威烈王以安车32匡续。续仙去,惟庐存,因命其山为靖庐山。邦入以先生姓呼匡山,又曰匡阜。(齐谢颢33《广福观碑》后简称(广福观碑》)
 
同治《化志》载傅公山古曰靖居,在古驿道青株铺,去府城西南六十里。昔有人于此射鹿隳胎而毙。其人遂折弓矢修道,故名靖居。迤逦南去为株岭,匡庐之祖据此。然则靖庐之名,或由此欤?
 
匡俗字君孝,一曰子孝,师老聃,得久视之道。结茅虎溪,修炼七百年。定王问太史伯阳,神仙之在世者。伯阳举五岳诸仙以对,先生其一也。因召之不应,又二百年,威烈王以安车迎之,使未至,先二日,白日轻举34、使者至,惟得其草庐焉。人因呼为匡山,又曰匡阜。兄弟七人皆有道术。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南巡,射蛟寻阳,封为南极大明公,称庐君。有广夫福观以专祀先生者,在香谷西里许。(同治《九江府志》)
 
有匡续先生者,一作裕,出自殷周之际,遁世隐时,潜居其下。或云裕受道于仙人,而适游其岩,遂托室岩岫,即岩成馆。故后人感其所止,为神仙之庐而名焉。(晋慧远《庐山记》)
 
庐俗,字君孝,本姓匡。父平野王,共都令吴芮36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俗于枭阳36,曰越庐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术,遂寓精于宫庭之山分故世谓之庐山。(《水经注》引《豫章旧志)》
 
庐山匡俗,字子孝,本东里子,出周武王时。生而神灵,屡逃征聘,庐于此山,时人敬事之。俗后仙化,空庐尚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如乌号。世称庐君,故山取号焉。(《水经注》引晋周景式《庐山记》)
 
匡续或作俗,作裕,蒋国祥37撰《桑乔庐山纪事序》作“肃“,音讹互异耳。如《豫章旧志》更作庐俗,因其事而异呼也。至其别字君孝、子孝、子希之不同,要皆当时转相抄记讹误,无以辞害意,得之矣。《水经注》曰:“耳传之谈非实证也”,殆其然欤!
 
周匡裕墓在瑞昌县归义乡。匡裕兄弟七人,修炼得道于庐山,莫知所终。此山之墓,仅遗蜕耳!至今称匡葬山云。(光绪《江西通志》)
 
寻阳有庐山,庐山因庐江而得名,古矣。庐江之地,包江南北而有! 之。周景式《庐山记》云:“匡俗、周威王时人,生而神灵,居于山上,世称庐君。”则是俗因山为号,不因俗为庐而名山。慧远作《庐山记》,不知所始,乃日匡俗出殷周之际,结庐山上,因名山曰庐。其谬甚矣。《豫章旧志》言俗父与鄱阳令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俗于鄡阳。武帝南巡,封为大明公。是山不因俗而名愈明矣。余故曰: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于古。庐山自《山海经》所谓“出三天子都”者是也。今山在彭蠡之上,亡其所谓庐江者。时移事古,名与地改故也。(唐卢藩《庐江四辨》)
 
按:《山海经》创之大禹,记录远矣。故《海内东经》曰:“庐江出三天子都,入江彭泽西、”是曰庐江之名,山水相依,互举殊称,明不因匡俗始,正是好事君子强引此类,用成章句耳! (《水经注》)
 
香谷有广福观,祀匡续先生,今芜废。匡山名自先生得。光生辞威烈王之迎,白日轻举,仅有庐存,因又谓之庐山。然则先生未庐以前,只呼山耶?抑成周以前人尽无足眼,山犹未生。生犹未奇耶宁人生短促,梦梦至此。(朋王思任《游庐山记》。后简称王思任《游记》)
 
卢藩、郦道元、王思任均力辟匡庐之名不自匡俗,况《豫章旧志》言俗父与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俗于鄡阳。然则俗父当为秦末汉初人,俗亦为汉时人耳。所云生殷周之际,生而神灵,结庐山上,诸说均后人附会其词。总之,神仙荒诞之说,无从考诘。特庐山虽非因匡俗而得名,其谓匡庐,似因匡俗居此而名也。
 
开宝中,避宋太祖讳,更名康山。(《桑纪》引《郡国志》)
 
宋末,南康燕琦求赵孟颓书白居易《庐山草堂自记》,其首句“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匡”书作“康”。此碑拓本在陈达民处,原碑已失,乃避宋讳明证。又《桑纪》载归宗墨池侧石□有宋嘉熙丁酉(1237)康庐佥卒38邹孟德景说诗,亦其证也。元李泂39《游庐山记》康王观作“匡王观”,当是宋前为匡王观,至宋则讳匡为康,元仍复旧名。民国十五年(1926)康有为游庐山,题宋蓉塘“匡山纪游图”,引宋王象之40。《舆地纪胜》为据,谓匡庐原名康庐。题跋之后,继以咏歌。穿凿附会,亦云甚矣。夫王象之宋人,安有不避宁讳之理?康诗中最可笑语为:“舆地纪胜瘁犹存,证据百条见深刻。”宋臣避宋讳,岂仅百条而已哉!检阅《舆地纪胜》,凡引前人纪载,遇“匡”字皆易“康”,非避当代君讳,安有妄改前人著作之理?康诗及题跋见“杂识”。
 
今人文字,或称匡庐,称庐山,亦有称为牯岭者。牯岭之名,乃西教士李德立于租得长冲避暑地后,就牯牛岭之旧名而称为牯岭。音虽略似,意则译为清凉。盖假借汉文之音而别著其义者。
责任编辑:庐山之家网 【 】【打 印】【关 闭】【发表评论

  相关关键词
 本文关键词:庐山得名,康山
  相关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