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之家网 > 庐山石刻 > 基本情况
庐山石刻前言介绍 庐山石刻首页 收藏本页

时间:2009年10月8日 作者:庐山之家网 来源:《庐山石刻》 点击数:

欧阳泉华
序言:
“刻于金石,以为表经”。石刻作为人类用来表达和记录思想的载体,发展到今天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石刻保存的时间较长久,大量不同形制的石刻遗存至今,为考古学、历史文学、古文字学、文学、经济学、法学、美术史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保存了丰富可靠的资料。很多石刻又是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求价值的珍贯文物,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以其清爽宜人的气候和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色,一直为世人仰慕。从公元前一世炙至今,慧远、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黄庭竖、朱熹、徐霞客、康有为、胡造、郭沫若等近1500尾诗人学者驻足庐山,留下了4000多首歌颂庐山的诗词歌赋和近千处石刻。
 
自东晋慧远禅师南来庐山创东林寺始,庐山逐渐成为儒、释、道三家传道布法的理想场所,从而构架了以儒、释、道为基本框架的庐山文化体系。历史上,庐山几度成为辐射地域广大的文化中心,丰厚的历史文化融入到优美的自然山水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庐山文化”。及至近现代,西方文化的进入,民国时期国民党”夏都”的建立和中国共产党庐山会议的召开,使庐山成为名符其实的风景名山、宗教名山、,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和政治名山。
 
庐山的自然山水滋养和孕育了丰厚的”庐山文化”,使文化完美的融于自然之中。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当的高度评价中所说的”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这是联合国对庐山的肯定,也是全世界人民对庐山的最高赞誉。
 
近年来,庐山的各项的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省、市的关心下,庐山人以中共江西省委苏荣书记视察庐山为动力,不断地提升品位,努造庐山新形象,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可喜成绩。
 
庐山是一座金山,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掘,我们组织编撰《庐山石刻》,是抢救庐山历史资料活动之一一,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庐山历史风貌,让人们了解庐山、让庐山走向世界。庐山是中国的庐山,庐山是世界的庐山,庐山明天会更加美好。
 
前言:
 
“文以道载”,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注重文字记载的传统。由于石刻具有保序时间卡久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地用来记录史籍经典,成为人类表达和记录思想的一种形式。
 
庐山石刻众多,形式多种多样,时间久远。最早关于庐山石刻的记载为秦朝的《一统志》,志中载:庐山紫霄峰石室内有光秦石刻百余字(现已无序)。目前庐山地区保存最早的石刻为唐朝开元十九年的李北海残碑。其后唐朝的柳公权,宋朝的欧阳修、米芾、朱熹、岳飞,明朝的朱元璋、王守仁、李梦阳、王世昌,清朝的康熙及近现代的冯玉祥、蒋介石、林森等人的庐山石刻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书法和史学研完价值,构成了庐山一大人文景观。
 
庐山历史上屡历兵火,加上长年的风雨浊蚀,留存不易,唐朝及以前石刻大多无存,故明朝桑乔登庐山后有“诸石刻崩裂荡尽,无复存在,先贤之作莫可考稽矣”的感叹。
 
目前,庐山石刻类的文字已经很多,庐山方志、文献等都有记载,一些文学,的作品中也有涉猎。然后,由于历史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庐山的石刻随之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古石刻已经漫灭无存,一些新石刻孕育而生。因此,我们旨在1984年的文物普查和2000年石刻清理核查的基础上,出一本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反映庐山石刻保存的小集子,以方便读者了了解。
 
编者
二OO三平九月

责任编辑:庐山之家网 【 】【打 印】【关 闭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