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历史上的今天首页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庐山之家网首页
  历史上的今天  

 

6月13日

时间:2012年6月10日 作者:庐山之家网 来源:摘自《庐山历史上的今天》 点击数:424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上庐山
 
     1933年6月13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上庐山,下榻在他庐山新建的别墅“鹿野山房”。这座别墅是在林森就任国民政府主席的同一年------1932年8月兴建。林森选择在著名古寺黄龙寺附近建房,颇合古人“朝隐”之意。别墅之名来自黄龙寺内的一处匾额“鹿野禅林” ,由此折射出林森“中心边缘化”的处境,也隐隐流露出别墅主人将一切看淡的心境。(贺伟著《会讲故事的庐山别墅》)
 

【延伸阅读:】

林森(资料图片)


 
    林森(1868年1月18日—1943年8月1日),原名林天波,字子超,号长仁,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百洞山人、虎洞老樵、啸余庐主人。福建省闽侯县尚干镇人。1898年赴台湾加入兴中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他于23日在九江响应起义,任九江军政府民政长。1912年1月任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议长。此后又担任过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外交部部长,参议院院长兼宪法会议议长等职。

    1928年2月,林森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10月当选为立法院副院长,接着又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成为国民党中央和政府的重要人物。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本应各派系团结一致、共抗外侮。但在1931年11月国民党四大召开之际,以蒋介石、胡汉民、汪精卫为代表的三派势力却开始了权力斗争。胡汉民和汪精卫暂时联合起来倒蒋。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也只好“以退为进”,宣布下野。

    据陈铭枢回忆,当蒋介石下野时,曾有意“将以国府主席一职畀于右任”,但陈向蒋推荐了林森:当蒋决定下野时,曾约我到他的书斋密谈。他向我提出建议国府主席一职畀于右任。我并未察觉他早已属意于于,以为只是偶尔论及,固说:“于先生固然好,但还有一位更好的人,你为什么没有想到呢?此人既有清望,又没有各方面的政治背景,完全符合粤方所提出的主席标准——年高德劭。”蒋急问:“是谁?”我答:“林子超”。他听了恍然若有所悟似地说:“林一向爱清闲,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我说:“可以劝驾。”蒋立即写了一封亲笔函致林,交我面递。林因事出意外,开始尚有顾虑,经过劝说,他答应了。

    林森在《就职通电》中曾表达了他当时的心境:“森受命彷徨,不敢自逸,黾勉受命,暂度危机。值此国难灼肤,外交束手,懔失足于冰渊,谋全国之团结,急不可待,时不我与,森惴惴自将暂勉效职。”他深知自己所处位置之艰难,只好表示国民政府面临内外交困之时,奋力苦撑危局。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林森当上国府主席后,就很有一些“无为而治”的色彩。本来1931年6月15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关于“国民政府主席”的内容规定“国府主席对内外代表国民政府;国府主席兼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五院院长、副院长、陆海空军副司令及直隶于国民政府之各院部会长,以国民政府主席之提请,由国民政府依法任免之。”国民政府主席是总揽政权、军权,位高权重的位置。但是,1931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央政治改革案》规定:“国民政府主席不负实际责任。”也就是说,林森出任的是明文规定没有实际权力的国家元首。对于这个虚位,林森亦能安然处之。

    有不少纪念文章都记述林森有“三好”和“三不”:即好佛、好古玩、好客;不再娶、不治私产、不杀生而素食。这也许说明了林森在“无为而治”的作风下对待生活的情怀。

    胡适于1934年评价说:“如果国府主席是一个不明大体而个性特别坚强的人,如果他不甘心做一个仅仅画诺的主席,那么,十几年前北京唱过的‘府院之争’一幕戏,还是不容易避免的,我们试回想那两年前党政军合为一体的国府主席的地位,就可以明白林主席的谦退无为是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了。”

    林森之所以面对派系之争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应该说在当时不仅仅是出于个人修养,更是他“懔失足于冰渊,谋全国之团结,急不可待,时不我与”的心态使然。当时的中国,外敌环伺,内部各派系相互倾轧,对于一个有职无权的国府主席来说,少一些派系纷争,就是多一分抗战的力量。他曾对亲友说:“你要知道,我的地位,譬如神龛中的神主,受人敬仰而不失其威仪,自然能保持庙堂之肃穆,与家宅之安康;若一旦神主‘显灵’,则举室彷徨,怪异百出。其所造成阢隍不安之现象,有非另灵异暂短时期所能补救。故神主千万不可‘显灵’。”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有人描述过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办公时林森在街上与市民接触的情景:

    那时洛阳市上,常见这位老人,长髯飘拂,着黑大氅,不带随从,散步街头,随时和民众接近,询问民间疾苦。

    有一次,他亲自去商店购买汽油,跟商人讨价还价。他说:“国府日常所付汽油价钱不少,所以顺便亲自向商家查询藉知究竟。”他有个同乡在河南大学任教,一日薄暮,有个长髯老人,入室呼名。恰巧这教授不在,家里人应见如仪。老人落座小憩,临行留下名片说:“没有事,我散步过此,听说你们在这里,顺便瞧瞧”。这家人一看,赫然元首也,再想请他小坐奉茶时,他已离开了。

    作为国家元首,林森喜欢轻车简从,除司机外,一般不带随身侍从。有一次,林森出席一个重要的集会,他的座车路经一个路口,因车上未挂通行证,前座没有马弁和随从,汽车看起来又很破旧,警卫人员伸手予以拦阻,不许前进。林森平时就很讨厌官员以貌取人,这时他把手杖伸出车外,轻轻在警卫人员身上点了一下,以示提醒。警卫又仔细观察,才看到车里坐的是林森,于是马上敬礼放行。

    在日常出行时,他经常随意停下车来,自己一个人走下车与旁边的人闲谈;有时一个人走在街头,与市民聊天,或者在田间地头与农民拉话,了解民情民意,那些与他说过话的人,怎么也想不到这个长须飘飘、说话和蔼的老人家就是当时的国家元首。

    林森的这种“无为而治”的官场态度,使得他当了国府主席后,在客观上也把自己架空成了一个“花瓶”,新闻界对这一点攻击尤甚。但林森不改初衷,仍严格约束自己和手下,如洛阳警备司令陈继承来拜访,林森拒绝接见说:“以后武官直接去见蒋,文官去见汪,不必到我这里来啦。”一个熟人找林森要个职务,林森说:“用人要经过人事部门,不要找我。”

    林森的族侄兼秘书林履明回忆说:“林森是信佛的,但他并不注重形式。我在数十年中,经常去他寓所,从未见到他焚香拜佛,倒是常见他闭目养神,一如老僧入定那样,口中念念有词,却从未听到他出声念佛,也没有见到林森讲论佛道。林森在庐山避暑,住在一幢普通的房子内,屋内苍蝇甚多,林森总是手持蝇拍,一拍一拍地打死许多苍蝇。我想林森肯定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否则岂能轻易杀生。”这个例子多少能展示出一些林森的内心世界。

    尽管林森在权力场上抱着与世无争的态度,但从一些小事上人们还是能够发现他对蒋介石的轻视与不恭。曾有一次,正在散步的林森遇到了前呼后拥缓缓而来的蒋介石。林森远远见到蒋介石过来,马上似无意间转过身,把目光落在道旁的小庙的古董摊上,赏玩起了古董,对蒋介石并不迎接或避让,直到蒋介石讪讪地走过来向他致意:“主席好”。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返回南京,众人争着向蒋介石致意,非常肉麻地嘘寒问暖,林森则若无其事地站在一边。蒋介石看到后,马上走上前说:有累主席受惊了。林森对秘书很不屑地说:明明是他受了惊,怎么反倒是我受惊了,他这是做给人看的。

    在中国对外的问题上也可以看出林森的严肃。1941年12月9日林森以国家元首的名义,向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法西斯轴心国宣战。此后他为了争取中国的主权,致力于废除与美、英等国的不平等条约。1943年1月中美、中英新约签署,林森不胜欣喜,曾特邀宋庆龄、于右任等国民党元老合影,以志纪念。

    1943年5月12日林森从林园家里坐车进城,去接受加拿大驻华大使呈递的国书。在途中与一辆美国卡车相撞,林森当场受伤被送进医院,经抢救无效,于1943年8月1日在重庆一所医院去世。林森一生没有子女,他养子亦在抗战中牺牲。他死前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死后亦无人为他披麻戴孝,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并将他安葬于重庆歌乐山双河桥的陵园内。由于林森一贯的抗日主张,得到了共产党人的尊敬。林森去世后,中共中央致唁电说:“林公领导抗战,功在国家。”

    (据《人民政协报》)

本文关键词:庐山历史上的今天六月份
责任编辑:庐山之家网 【 】【打 印】【关 闭
相关庐山历史上的今天
·庐山历史上的6月10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40
·庐山历史上的6月13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43
·庐山历史上的6月16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49
·庐山历史上的6月17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50
·庐山历史上的6月18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51
·庐山历史上的6月19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51
·庐山历史上的6月1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7:57
·庐山历史上的6月20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52
·庐山历史上的6月21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53
·庐山历史上的6月22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53
·庐山历史上的6月23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54
·庐山历史上的6月24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54
·庐山历史上的6月25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55
·庐山历史上的6月26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56
·庐山历史上的6月2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7:59
·庐山历史上的6月30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59
·庐山历史上的6月3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26
·庐山历史上的6月5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37
·庐山历史上的6月6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38
·庐山历史上的6月7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39
·庐山历史上的6月8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39
·庐山历史上的6月9日   更新日期:2010年5月26日 12:40
  历史热门图片
  
12月30日
  
12月10日
  
12月31日
  
12月29日
  那一天还发生了什么  
 12月30日
 12月10日
 12月31日
 12月29日
 12月28日
 5月20日
 12月27日
 1月1日
 5月26日
 11月17日
 5月25日
 6月1日
 5月1日
 3月9日
 11月2日
 10月10日
 10月18日
 7月23日
  焦点图片
  
12月30日
  
12月10日
  
12月31日
  
12月29日
  
12月28日
  
5月20日
  
12月27日
  
1月1日
  
5月26日
  
11月17日
  
5月25日
  
6月1日
网站简介站长简介联系我们版权声明志愿团队特别鸣谢友情链接网站地图热点排行庐山攻略
QQ群一:34208152 站长QQ:给庐山之家站长发消息!
邮编:332100 Email:zylcoach@163.com 地址:中国·江西·九江
  Copyright©2009 - 2023 Mylus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庐山之家网   赣ICP备09012255号
站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