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庐山之家网 首页 > 庐山诗词 > 王贞白 > 正文
搜索

唐·王贞白·《白鹿洞》

时间:2010年3月4日 作者:庐山之家网 来源:《庐山志》 点击数:
唐·王贞白·《白鹿洞》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大风车]《风车大问号》庐山古诗词系列 观看完整视频赏析: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67683564497883 
 
以下摘自寻庐人文网 作者闵 正 国
 
唐代诗人王贞白写了一首题为《白鹿洞》的诗,诗云:“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这是一首历代白鹿洞书院院志都载的诗,也是一首流传广远的著名的惜时诗。

王贞白,字有道,江西信州永丰(今上饶地区)人,生卒年不详。唐代乾宁二年(895)中进士。七年之后,诏翰林学士陆扆(昭宗时宰相)于内殿复试,王贞白中选,始授校书郎之职。故其诗友郑谷有待云:“殿前新进士,阙下校书郎。”他曾与诗友罗隐、方干、贯休诗歌酬唱,结为至交。王贞白后来隐居教授著书,勤奋不辍,以道学自任,其品德和学问为时人推崇。著有《灵溪集》七卷,在《全唐诗》巾存诗一卷60余首,是晚唐颇负盛名的诗人。

    王贞白文思敏捷,才华卓绝,“学力精赡,笃志于诗。”其诗清秀典雅,辞意工丽。他还喜于游历,一生中遍访名山大川,写下了不少反映边寨生活,描绘边寨风光,激励士气的作品,关爱之情,亲切感人。对军旅之劳顿、战争之景象尤其写得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是当时少有的边寨诗人之一。他对生活在也最底层的农民的生活,也有深刻的反映,诗歌中有针贬时政的辛辣味和对腐败官吏的痛恨心。

    王贞白对庐山情有独钟,多次在匡庐山中和鄱阳湖岸边留连忘返,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他的庐山写景诗,笔触清婉,清隽自得,如《庐山》:“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

    白鹿洞肇基于唐代贞元年间,其时乃至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它还并非是一所学校或书院,而仅仅是文人墨客隐居读书的场所。关于白鹿洞书院早期的开发和利用,史籍上的记载十分简略,王贞白所作的《白鹿洞》诗当是目前所知唐代第二首描述白鹿洞的诗,为历代院志所失载,其史料价值自不待言。诗的第一句“读书不觉已春深”,是写在白鹿洞凑书确有一种学而不厌、忘情物外的感受,说的是这里是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第二句“一寸光阴一寸金”,以寸金来比喻时间的宝贵,必须十分珍惜,独有创见,为后世引为格言和成语。第三、四句“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这说明此时的白鹿洞已经成为文人学子聚会的场所,是学习孔孟之道的地方。诗中提到的追寻周情孔思是推崇周公及孔子的学说思想,赞赏此处是道学即后来理学的圣域与贤关。全诗环环相扣,句句平易,不遣夺兀之笔,却有惊人之句,于朴实无华的言语中洋溢着欣喜、赞美、向上的心态和情感,有积极进取的教育意义。尤其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明白如话,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以金子来比喻光阴,在我国由来已久。晋葛洪《抱朴子·助学》云:“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晋陶潜也有“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之句。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也说:“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这里所说的寸阴、分阴,指的是时间的短暂和飞逝。唐孟简《惜分阴》诗:“三冬劳聚学,驷景重兼金。”这是目前所见,最早以金子来比喻时间宝贵的诗句。在《辞海》、《中国成语大辞典》等多部辞书中把“一寸光阴一寸金”一句最早出处说成是元代同恕的《送陈嘉会》诗:“尽欢菽水晨昏事,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是有失公允的。其实,早在唐代晚期,王贞白读书于白鹿洞时,就写出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一名言和警句。

    白鹿洞书院自北宋以后名扬天下,成为海内书院第一,这恐怕是王贞白生前所始料不到的。王贞白白鹿洞诗不仅对白鹿洞早期的开发、利用与沿革有史料价值,而且对后世晚辈惜时如金、发愤努力有积极的教育作用,是王贞白思想的闪光之处,是值得后人没齿难忘的。

责任编辑:庐山之家网 【 】【打 印】【关 闭】【发表评论

  相关关键词
 本文关键词:王贞白,庐山诗词
  相关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