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之家网 > 庐山视频 > 《走遍中国》庐山往事
《李德立的别墅梦》走遍中国之庐山往事 庐山视频首页 收藏本页

时间:2009年12月26日 作者:庐山之家网 来源:中央电视台 点击数:

《走遍中国》之庐山往事《李德立的别墅梦》

 

庐山,古称匡庐,因匡氏兄弟结庐成仙于此而得名,因此庐山也被称作“神仙之庐”。在此之后,李白、苏东坡、白居易、朱熹等历代名人也都曾在庐山结庐而居。 从古至今,庐山就是一个最适合人居住的地方。  

    站在庐山东谷牯岭镇的高地,人们可以看到,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之间,掩映着一栋栋风格迥异的西洋别墅,它们建造精美,规划合理,错落有致,集中了欧美各国的建筑特点,在清末民初,这座江边名山曾经汇集了世界各地20多个国家,几千个人在此居住,因此这里也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今天,到庐山看别墅,已成为庐山之行最重要的一个行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庐山上美仑美奂的西洋别墅,竟出自一个青年英国人的梦想。   

    这是庐山一个名叫“月照松林”的地方,在树林的深处,有一座废弃的别墅,由于别墅大量地采用了木材和玻璃,因此当地人把它称为玻璃屋。这座别墅的主人就是庐山近代别墅区的开创者,英国传教士李德立。  

    李德立,1864年出生在英国苏格兰肯特郡。1886年,22岁的李德立来到了中国。  

    清光绪12年,1886年的冬天,庐山人迹罕至,异常的冷清。一天,崎岖难行的山路上,来了两个身穿传教士服装的人,其中一个就是李德立,这一年,李德立仅仅携带一本世界地图、一本英国传教士编写的《来华指南》就只身来到中国。虽然天气奇冷,路也不好走,但是他们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谁也没有想到,在这寒冷的冬天,他们登临庐山的目的,竟是要在山上建造一个避暑胜地。  

    这里是长江边重要的口岸,九江,100多年前,李德立就是从这里出发登上庐山的。1860年,九江被迫成为对外开放口岸,许多西方的冒险家来到中国淘金,李德立也不例外。和其他淘金者不同的是,22岁的他,身上穿着却是传教士的衣服。

    采访:文化学者 罗时叙

    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我查遍了外国驻华的基督教传教士的名录,居然没有他,显而易见,他不是一个被正式任命了的传教士,更不用说是哪个教派里面的主教。  

    在当时的中国,西方教会是捷足先登的势力,一些冒险家,往往会以传教士的身份进入中国来拓展空间。这也许正是李德立要假冒传教士的原因,而实质上,李德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穿西服的商人。到中国寻找商机的李德立发现,长江边的许多城市每到夏天,就酷热难耐,瘟疫横行。许多在华的西方人都希望有一个避暑胜地。就在这个时候,李德立把目光瞄向了鄱阳湖边的庐山。

    采访:庐山李德立纪念馆馆长 李震

    到了近代以后,庐山实际上也是非常破败,佛教在庐山上面烟火不是那么旺了,包括书院文化也已经没落了。  

    然而即便如此,李德立想在荒僻的庐山上买地建房,也并不会是件容易的事,当时的清朝政府对洋人在中国买卖土地控制得还很严,于是李德立就想和九峰寺的和尚济慈合作开发寺庙的土地。于是,一个信奉上帝的传教士和一个供奉佛祖的僧人在庐山上进行了一场马拉松式的谈判。  

    李德立后来在他的回忆录《庐山开辟记》上写到:这个继慈和尚,实在不易对付。他们一片极小而且极不适用的土地,每每索价甚巨。最终双方在价格上谈崩,由于言语不合,曾经在湘军里做过侩子手,后来立地成佛的主持“济慈”忍不住旧病复发,要痛打李德立,吓得李德立只能夺门而逃。但是李德立并没有就此放弃,他继续翻山越岭,寻找理想中的土地。一天,当他登上女儿城的高地时,放眼望去,长冲谷平坦、宽阔、秀美的土地一览无余。

    采访:庐山李德立纪念馆馆长 李震

    对面的山头就是女儿城,当年李德立就是站在女儿城的山顶上发现了庐山东谷这一块土地非常地平坦,水源充足,阳光明媚,他觉得在这里建造别墅,将会是人间的天堂。  

    照片上显示的就是李德立相中那块土地,开发前的庐山东谷。那么,作为一个外国人,又怎么才能从清政府手里搞到这片土地呢?李德立想到了一个迂回的办法。他买通了当地的一个中国人,出面和地方官员交涉,希望能够租下这块土地,当地的官员以为李德立是一个中国人,于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开始进展还算顺利,但是后来当地的官员发现,李德立居然是个外国人,于是就断然收回了契约。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一次李德立想到了走上层路线。

    采访:文化学者 罗时叙

    那时候道台,广饶九南道,比现在九江市管的范围还大,还包括上饶那一部分,他是找了二把手叫(童芝),这个人略懂英文,就多和他教导了,那个时候这个童芝比较喜欢西方的一些家具,一些饰品,这些小的玩意,就送了一个电铃给他,还送了一个银杯,就是英国产的给他,这样关系就拉近了。  

    果然是钱能通神,在九江道台的施压下,李德立只找了一个中国人代理,就将庐山4500亩土地承租了下来。正当李德立踌躇满志,准备圆他的心中梦想时,一把大火烧到了他的头上。  

    一天夜晚,庐山上的百姓突然举着火把,出现在了李德立位于汉口峡的住处。原来,得知清政府把长冲一带土地租给了洋人,当地百姓以开发会破坏龙脉为由,义愤填膺地前来找李德立的麻烦,由于语言障碍,双方难以沟通,结果越闹越僵,于是愤怒的百姓一把火烧了他的别墅。混乱中,李德立孤身一人,溜下了庐山。无奈之下,李德立找到了当时的英国领事替他出面。然而由于德化县衙的暗中抵制,拖住不办。这一场纷争,一拖就是十年。就在李德立对他的别墅梦感到绝望时,一个转机出现了。  

    1894年,清朝政府在甲午海战中败北,李德立乘机请英国政府再次施加压力,这一招果然奏效,这一次,已经焦头烂额、自顾不暇的清朝政府终于屈服了。1895年11月29日,英国驻九江领事与浔阳道台双方签订协议,了结了这场十年未决的土地纠纷案。根据协议,李德立以极低的价格租得长冲谷一带,共约4500亩土地,租期居然长达999年。

    采访:文化学者 罗时叙

    按说都是官方的不应该有李德立,有李德立实际以法律上一种边缘的做法,就是用法律的形式来承认由李德立个人出面的一种租界,这种租界很残酷,是999年,999年按照英国的法律,如果是以个人的身份在海外占有殖民地不能超过一千年,所以这种很虚伪的这么样的长期霸占就999年。  

    这里是中四路291号别墅,别墅是典型的英式建筑,位于长冲河的最佳位置,这栋别墅的主立面呈矩形,窗子装饰有繁琐精美的木格条。与众不同的是,这栋别墅竟有一个完全中式的门廊,显现出别墅的主人和中国不同寻常的关系。这栋别墅,就是当时英国领事的别墅。这是否是英国领事馆帮助李德立获得庐山土地的回报?我们不得而知,而庐山从此以后落入洋人之手,却是不争的事实。得到庐山的李德立想给这个地方取一个英国名字,那里原来的名字叫牯牛岭,于是,李德立给它取了一个英文名,KULING,也就是凉爽的意思。  

    今天的庐山李德立纪念馆,至今珍藏着一幅李德立参与制作的庐山别墅规划图,这幅图详细描绘了在今天庐山上的别墅分布和实际规划情况。纪念馆馆长李震在整理馆藏文物时,偶然地发现了这张历经百年而不朽的庐山规划蓝图,透过这幅百年蓝图,今天的人们依然可以窥见这个英国青年的野心和梦想。

    采访:庐山李德立纪念馆馆长 李震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幅图,它的绘制年代是1905年,这幅规划图,它是刻在块木板上,然后通过手工印在宣纸上。  

    李德立请来教会的英国工程师甘约翰来主持制作庐山的规划图。还请来了德国的工程师李博德为他建造梦想中的别墅世界。这些高手的加入,使得庐山别墅的开发,从一开始就呈现出较高的水平。在当时的欧洲,十分流行建筑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他们将建筑不露声色地镶嵌在景物之中,从而实现人居与自然天衣无缝地融合。

    采访:庐山李德立纪念馆馆长 李震

    德国一个设计师曾经非常准确地给庐山的别墅下了一个判断,他是这么说的,他说庐山的别墅把照顾风景,就是同风景有机结合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这是庐山的西式别墅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从甘约翰1905年绘制的这张庐山规划图上可以看出,由于实行了严格编号出售制度,每一块的建筑面积都恰到好处,加上每个建房者在每个方格里只能盖一栋别墅。且别墅的面积不得超过土地面积的15%。同时还尽可能地要体现业主本国的建筑艺术。这些严格的规定,使得庐山的别墅呈现了极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采访:庐山李德立纪念馆馆长 李震

    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幸能够看到由当年的规划图而产生的风格迥异的别墅,它们巧妙地掩映在庐山如痴如醉的天然景致之中,所有的同与不同,都和自然巧妙结合,令人叹为观止。2006年8月的一天,庐山上来了一位美国老人,他每到一处别墅前,都要驻足流连,似乎对庐山的情形十分熟悉。这个美国老人名叫吉姆,老人告诉我们,他的祖辈和父辈都曾经在庐山居住,而他的童年也在庐山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采访:美国老人 吉姆

    我有一个很大的游玩的场所,那个地方特别好,有很多自然的游玩的地方,像有小瀑布啦,一些自然的地方给我们玩,跟德州比起来,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在参观李德立纪念馆时,吉姆老人突然发现了一块界碑,吉姆老人一眼认出,这竟然就是他们家当年的界碑。老人说,正是庐山的那段生活,让他感悟了如何和自然和谐的相处。

    采访:美国老人 吉姆

    说起来这段生活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方面,是让我学会了如何欣赏大自然,是因为有那么多自然的东西在周围,所以他们帮助我学会欣赏大自然,学会如何和人相处。  

    童年的生活给这位美国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记忆力,庐山上不仅有学校,还有15个网球场,3个游泳池。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庐山宛如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这是吉姆老人珍藏的一张80多年前的广告招贴画,可以说这就是80年前房地产的推销广告,广告在长江沿线的客轮上广泛招贴,在它的左上角,对庐山有这样一段描述:庐山高四千余尺,为避暑的最佳之地。

    采访:庐山管理局工商联合会主席 慕德华

    那么通过这张广告我们还能看出来,可以看出来李德立先生精明的经营头脑,主要看出来他在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把这种西方的,休闲的这种方式引入到了中国,引入到了庐山,那么通过这种广告,通过他的团队向外广泛地宣传,来谋取最大的利益。  

    今天,细心的游客可以发现,庐山上有不少带有十字架的老房子,说明这些老房子都曾经是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仔细查阅庐山的史料就会发现,庐山最早的业主,几乎都是世界各国的传教士。根据现代统计,在庐山上购买土地和别墅的,几乎涉及了近20个国家的55个宗教组织,他们沿着长江而下,进入中国的腹地。而庐山正处于长江的中段,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庐山成了那个时期的宗教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在庐山河东路197号,有一栋二层别墅,李德立时代,这里曾经是管理庐山的最高机构,大英执事会。大英执事会是庐山当时买房的业主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一个自治机构。执事会成立于1896年,最初由七名英国传教士和两名美国传教士组成,李德立曾经出任过第一届大英执事会的主席。由于执事会几乎包揽了庐山上的所有事务,所以大英执事会从一开始就将中国政府排之门外。在西方的殖民者看来,庐山的主人已经是他们,这里的一切就应该由他们说了算。

    采访:文化学者 罗时叙

    他们后来实际上设立了巡警,实际上他向买他的土地人每年向他们收税,他以公司的方式每年向他们收税!等等的这种方式就把所谓的租借的方式改变,成为一个准租界。  

    1928年,李德立将庐山的经营权转让给一个香港商人,离开中国去了新西兰发展,此时他已经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一个55岁的老人,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留给了庐山,也给庐山留下了一段复杂而有难言的历史。1935年底,中国政府正式将庐山英租界收回。此时距离李德立承租的999年仅仅过去了40年。4年之后,65岁的李德立在新西兰病逝,那个地方离他生活过的庐山很远,很远。  

    时光荏苒,10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李德立描绘的那张庐山规划图也已经泛黄破损,然而庐山老别墅却洗了历史的浮尘,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建筑风格,成为游人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编导:卞正林 王嘉 摄像:李斌 2007年4月16日播出)

责编:郭翠潇


责任编辑:庐山之家网 【 】【打 印】【关 闭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