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冬,庐山雪甚大。定居庐山的清末民初大诗人陈三立连日徜徉在雪景之中。又值雪晴之时,阳光初照皑皑积雪,不由诗兴大发,喜作赏雪诗一首:
茫茫雪窟染新晴,曳杖门前踯躅行。
日气射泉含山暖,凤光媚擦觉春生。
断云脱岫骑鸦背,宿草污泥展鹿程。
摘叶立桥随妇稚,一时天物满余情。
此诗描绘了雪景的壮美,并表现出年78岁高龄的老人手执拐杖,与晚辈一起在雪中玩耍的情趣。
陈三立是九江修水人,他父亲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是晚清时期一位有魄力、有建树的封疆大吏;陈三立长子陈衡恪是近代著名画家,三子陈寅恪是现代著名国学大师;陈衡恪次子陈封怀是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一家四代出了五位杰代人物,世人誉之为“陈门五杰”。
庐山体制变更
1977年1月24日,江西省革命委员会(赣发[77]2号)文许批准恢复江西省庐山管理局;4月17日,经中共江西省委批准将中共庐山委员会改为中共江西省庐山管理局委员会,1979年3月3日改为中共江西省庐山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