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之家网 > 庐山视频 > 《走遍中国》庐山往事
《牯岭童谣》走遍中国之庐山往事 庐山视频首页 收藏本页

时间:2009年12月29日 作者:庐山之家网 来源:中央电视台 点击数:

《走遍中国》之庐山往事《牯岭童谣》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省九江县与瑞昌市的交界处发生了5.7级的地震。大量房屋受损和倒塌,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十分严重。这是江西历史上非常罕见的地震灾害。九江县的长山小学地处庐山脚下,本就简陋的校舍在地震中变成了断壁残垣。

    消息传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一群老人紧急聚会,并马上在网站上发布消息“我们的家乡,过去我们常常远足的地方——九江县,发生了强烈地震,大量的孩子无家可归,希望大家为灾民积极捐款”。

    此后不久,长山小学就收到了来自美国的两百套课桌椅,以及五十多套《牛津英汉双解辞典》。在这些辞典和课桌上都有这样的印章——牯岭美国学堂协会捐赠。

    2005年5月5日,这一天是牯岭美国学堂协会组织聚会的日子,会上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对大山上的家:牯岭的热爱与怀念。他们为什么把庐山称为家乡?这个协会为什么要以中国庐山的牯岭命名呢?牯岭美国学堂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2006年8月,一位84岁的名叫吉姆的美国老人来到了庐山的牯岭街,他是牯岭美国学堂协会的成员,此次来中国的目的是到庐山寻找“牯岭美国学堂”的踪迹。当吉姆来到庐山东谷溪流和丛林中的“颐元宾馆”时,突然停下了脚步,原来这座宾馆就是当年他就读的牯岭美国学堂。牯岭美国学堂创建于1916年9月4日,期间由于中国国内军阀战争,曾于1927年停办,之后又从1931年再次开办。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该校的师生被迫短时间辗转到上海美国学校读书。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牯岭美国学堂停办。在这里,吉姆找到了过去曾经上课的教室,曾经吃饭的餐厅,曾经住过的宿舍……吉姆走在了这条从宿舍楼通往教学主楼的走廊,扶着栏杆,老人讲起了多年前的故事,亲切而忧伤。

    这就是小时候的吉姆,因为父亲在中国做传教士的缘故,1921年出生在浙江省的台州。后来,父母在庐山买了地修建了房子,于是1922年吉姆跟随父母来到了庐山。此后的17年里,每到夏天他们全家都会上庐山避暑。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称之为酷暑“两大火炉”的南京和武汉之间,庐山是美丽、凉爽的避暑胜地,于是每到夏季去庐山避暑成了欧美商人和传教士的一种习惯。许多人为了避免与各种传染疾病接触则常驻在了庐山,有的把妻子和孩子留在了庐山,这样各种设施便随即建立起来了。20世纪初,庐山上的美国教会建立了一所专供美国子弟读书的学堂,因为地处牯岭镇,所以取名为牯岭美国学堂。

    采访:吉姆·哈恩斯伯格

    在学校里我们会遇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有商人,领事,工程师以及夏天来度假的人们。为了方便孩子们接受教育,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们修建了这所学校。在学校我们度过了非常有趣的时光,孩子们来自各种类型的家庭,所以同他们聊天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关于那段往事,吉姆为我们提供了一段珍贵的胶片影像,令我们吃惊的是它居然是彩色的,80多年前的美国儿童就在今天的颐元宾馆大门前的操场上,叫着跳着,那天真活泼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采访:吉姆:

    我的母亲可以说一口非常流利的中文,她通晓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她总是跟我们讲,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是中国的客人,我们不是这里的公民,我们属于中国,中国拥有我们,所以在这里我们是客人,我们始终记得这一点。

    这是吉姆保存的当年的老照片,其中包括了化妆舞会,音乐会,运动会,拔河比赛,观鸟小组,童子军,每当吉姆看到这些照片时,当年的快乐时光就会历历在目。“五月节”是指5月1日,在美国是用来庆祝爱的节日,那天女孩们都穿上非常漂亮的衣服翩翩起舞。

    采访:吉姆

    她们捡起书叠成的花朵,扔向那个想去吻一下的男孩,女孩们从来都不用跑得很快,她们能够很容易的追到。这其实是个玩笑,因为女孩和男孩跑得一样快。

    吉姆带我们来到了庐山图书馆,这里的外文书库里至今依然保存着将近7000余册的当年牯岭美国学堂的藏书。吉姆从中翻找着他和同学们当年读过的书籍。吉姆找到了几本他们当年看过的书,书的扉页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些稚嫩的签名。从这些签名中吉姆辨认出一个个熟悉的人名,他们是他童年时的同学好友,今天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不在了。

    这是一本伴随每个孩子童年成长的《一千零一夜》,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祝你生日快乐”,显然是一份生日的礼物。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摇曳的油灯下,孩子们进入那幻想中无比神奇的阿拉伯世界,流连忘返。吉姆回忆说,当年他小的时候,庐山还没有电灯,每到夜晚,他就和小伙伴们围坐在树下轮流讲故事,欢声笑语在寂静的山谷中荡漾。

    跟随着吉姆的行程,我们踏上了攀登庐山五老峰的路程。尽管年事已高,并且膝盖动过手术,吉姆仍然坚持自己爬山,一路兴致勃勃,给我们讲述那些令他终身难忘的童年往事:当年他们曾在山中远足,在碧龙潭游泳,在鄱阳湖的沙滩露营烧烤,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庐山拥有幽暗的深谷,陡峭的崖壁,喧腾的瀑布,正是独特的地理环境锻炼了这群孩子们的体魄,培养了他们的冒险精神。在吉姆的校友中,约翰?哈维?布查特是最有名气的人士之一。他是位杰出的探险家,曾在美国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里挑战极限1000多天,并著有《大峡谷苦旅》一书。他的研究文章和故事长期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登载,他是今天极限运动爱好者的先驱和美国人心中的传奇英雄。作为第一期庐山牯岭美国学堂的学生,他没有忘记庐山,在他的回忆录里,他把庐山定义为他热爱攀登的启蒙。这幅饶有趣味的照片记录的是当年美国孩子们在山间游泳的场景。  

    邵文,是土生土长的庐山人,他曾接待过不少回庐山访问的美国学堂校友,他记得童年时,就亲眼目睹过美国孩子们游泳的场景。

    采访:邵文:

    这个地方就是原来美国学校的学生们,男孩子们光着屁股在那里游泳,把衣服全部摆在石头上,当时我站在什么地方呢,我站在那个桥的中间,逗着玩,就把他们的衣服全部藏在那个竹林子里去了,学校打铃,要上课了,他们赶紧爬起来,全光着屁股,没看着衣服,就哇啦哇啦的往宿舍跑,当时我们几个小孩就站在上面哈哈大笑。

    这里是庐山的乌龙潭,当年美国孩子们就是在这里游泳嬉戏的,今天也是中国孩子们经常玩耍的地方,乌龙潭没有想象的那样壮观,然而潭水清澈如玉。孩子们争着在水中嬉戏,哗哗的水声夹杂着孩子们的童音的呐喊,我们依稀看到了当年美国孩子们玩耍的情景。不同种族的孩子却有着相似的童年,庐山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心灵的净化。

    庐山风光,最负盛名的要数五老峰了,五老峰的天气阴晴不定,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雨雾交加,对登山的人来说,如果有座亭子遮阳避雨是最好不过了。  

    在五老峰的第一峰处就有一座这样的亭子,它建于70多年前,当年的建亭者在亭子的旁边留下了庐山唯一的一块英文的石碑。述说他当年陪着朋友在五老峰游玩,突然遇到大雨却无处躲雨,结果他的朋友回去后生了一场大病,他特地修建了这座亭子,取名为“待晴亭”。这座碑文的落款是“牯岭美国学堂校长罗伊?奥尔古德, 1935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罗伊,1890年出生在美国的一个牧师家庭。大学毕业后辗转来到中国的福建教书。1931年,他接受了美国学堂董事会的邀请担任校长。就在这一年,他带着全家一起上了庐山,他的妻子也肩负起管理学校的工作。 

    当时学校的条件十分恶劣,为了让学生们能喝到新鲜的牛奶,奥尔古德夫人省吃俭用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买了五头奶牛,同学们对奶牛寄寓了很深的感情,冬天来了,为防止奶牛被冻死或者冻伤,每个人都为奶牛用毛线编织一小块毛巾,最后缝在一起的小毛巾像百纳袈裟一样披在了奶牛的身上。这件事情一方面为学校节省了开支,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体验到了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乐趣。

    1939年4月的一天,一阵阵急促的敲门声惊动了留在学校里的罗伊校长,当他打开门时,很多山民请求进入学校避难。1939年日军攻打庐山,美国学堂停办。奥尔古德夫人带着5个孩子先期离开了庐山,而罗伊认为战事很快会结束,学校还会复课,于是仍然坚守在美国学堂里。他将教室腾空,接待上山避难的难民。日军占领庐山后,要冲进大楼抓人,罗伊校长一次次堵在大门口,坦然地看着胸前晃动的刺刀。

    除了难民,当时罗伊校长在学堂内还藏着一批珍贵的物品。那是日军攻山之前庐山植物园园长秦仁昌托付给他的。当时,秦仁昌等植物园工作人员要迁往大后方,可是一大堆珍贵的标本和资料无法带走。危难之际,秦仁昌想到了老朋友罗伊,希望借助他的美国侨民身份使这些物品逃过劫难。罗伊勇敢的担负起来。然而不久庐山失陷,罗伊被迫离开了庐山,那批资料也不幸被日军抢走。在抗战期间,美国学堂的师生们和许多的中国人一样经历了苦难动荡的岁月。

    采访:吉姆·哈恩斯博格:

    这里是非常和平的地方,离开这里我们非常难过,12月26日也就是圣诞节的第二天,我们就下山了,到了汉口乘坐了一列国际列车,法国,德国,美国还有英国的国旗被铺在了列车的上方,日军把那里全部封锁了,但是我们还没有上车,日本的飞机就到了试图用机关枪到处扫射,于是我们就躲进了一个山里的山洞里,那里有很多山脉许多山洞,于是我们跑进山洞等了几小时,直到日军的飞机飞走了,然后又到了另一个山洞,最后我们抵达了香港。

    1971年,中国的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第一批来到新中国演出的美国艺术家——钢琴双重演奏家哈登夫妇。哈登夫人告诉周总理,庐山是她的第二个故乡!她准备创作一部表现庐山的钢琴组曲,希望能有一天在中国演奏。

    哈登夫人,1910年8月24日出生在庐山一个传教士家庭,她从小酷爱音乐, 6岁开始接触钢琴,18岁时返美,她也是牯岭美国学堂的校友。1986年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哈登夫人重返庐山,为创作钢琴组曲《庐山》寻找灵感。

    彭毓岩,原庐山管理局接待处处长,哈登夫人到访庐山时,由他负责接待工作。

    采访:庐山管理局原外事办处长 彭毓岩:

    (哈登夫人)到庐山来有两种目的,一个是她在庐山的生长,出生在庐山,从小幼年开始,她就在庐山生活,她跟我讲,她自己的房子也就是现在中四路的一栋房子,那个房子前面栽了一棵树,这个树叫Hope,她父亲为了生她作为纪念,栽了这棵树,

    这里就是哈登夫人的家,外墙经过粉刷之后看不出已经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门前的两棵树已经长得高大粗壮,当年哈登和兄弟姊妹们就曾在这两棵树下嬉戏玩耍。

    采访:庐山管理局原外事办处长 彭毓岩:

    她说庐山有一种石工号子,她说哼的非常好听,我想作一部曲子来演奏,当时我说石工号子怎么回事,我就问她,她就哼给我听,我当时听到了以后,也有印象,印象很深的,因为我小时候也听过,所以我现在哼一下。

    庐山对于哈登是生命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不久之后,她创作了钢琴组曲《庐山》,这部长达27分钟的组曲,融合了庐山的号子、民歌、中国古代诗人的诗歌以及摇滚等音乐元素。

    1987年4月,77岁高龄的美国著名钢琴家哈登夫人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她演奏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倾注了10多年心血创作的组曲《庐山》。优美动人的旋律,倾诉着她这位牯岭街上长大的孩子对童年岁月的留恋,对庐山的无限深情。

    1938年,回到美国的美国学堂校友在纽约成立了校友会,此后每隔几年他们就会聚会一次,而今,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已到人生的耄耋之年,但他们对庐山的爱,对牯岭的情却始终没有改变。今天,他们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也加入到协会中来。  

    有一位牯岭美国学堂的校友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曾经有一所学校在它关闭了50年之后,仍然让它的大多数学生如此魂牵梦绕,它仍然是保存在他们心中最幸福、最甜蜜的记忆之一。” 一样的庐山,不一样的童年,这份跨越时光 跨越国界的友谊和深情,将永远长存。 (编导:郭华俊 摄像:宋紫铭 2007年4月22日播出)

责编:郭翠潇


责任编辑:庐山之家网 【 】【打 印】【关 闭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