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繁體版手机版English庐山文化智能搜索
宗旨: 【 传播庐山文化 弘扬庐山精神 】
口号:【庐山之家 我爱庐山】 创办于:2009年10月1日

  您所在的位置:庐山之家网 首页 > 庐山诗词 > 朱熹 > 正文
搜索

宋·朱熹·《奉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时间:2012年4月5日 作者:庐山诗词 来源:《庐山志》 点击数:3218
宋·朱熹·《奉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一)白鹿洞书院(原注:在郡城东北十五里,事见记文。)
昔人读书处,町瞳①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龟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漠②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③,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侧,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馀韵,绝学何能忘。
 
注释:①町瞳:舍旁空地。②圣漠:谋划。③皇华使:《诗·小雅》有《皇皇者华》篇,序谓为君遣使臣之作,此指朝廷使者。
 
(二)折桂院黄云观(原注:在书院东北五里院后,作亭取李白“黄云万里动风色”之句名之。)
城中东北望,五老何苍苍。
下有前朝寺,一原颇深藏。
门前林涧幽,屋后云木荒。
闲窗亦明洁,著此瑞锦张(原注:僧房有毫香花)。
更能理枯筇,步上林北冈。
仰视天宇阔,俯瞰江流长(原注。即黄云观)。
受书彼何人,姓字不足详。
竹帛有遗臭,桂树徒芬芳(原注:李逢吉尝读书此院,去而登第,以故得名)
(三)楞伽院李氏山房(原注:在折桂西十里,李公择读书处,有东坡记文、诗刻、枯树墨跋。)
蹑(一作“积”)石循急涧,穿林度重冈。
俯入幽谷邃,仰见奇峰苍。
李公英(亦作”氏固“)妙年,读书此云房。
一去上(一作“登”)台阁,致身何慨慷。
苏公记藏书,文字有耿光。
馀事亦骚雅,戏墨仍风霜。
两公不归来,岁月忽已荒。
何用建遗烈,寒泉荐孤芳。
(四)栖贤院三峡桥(原注:在楞伽西五里。)
两岸苍壁对,直下成斗绝。
一水从中来,荡谲知几折。
石梁据其会,近望远明灭。
倏至走长蛟,捷来翻素雪。
声雄万霹雳,势倒干【山枼】嵲①。
足掉②不自持,魂惊讵堪说。
老仙有妙句,干古擅奇崛。
尚想化鹤③来,乘流弄明月。
 
注释:①【山枼】嵲:高峻山岩。②足掉:脚摇,发抖。③化鹤:辽东了令威学道成仙,千年后化鹤归来。此指苏东坡。
注释:【山枼】:此二字为组合成左右结构生僻字。
 
 
(五)西涧清净退庵(原注:在栖贤西二里,刘凝之旧隐,作亭取黄太史诗语名之。)
凌兢度三峡,窈窕复一原。
绝壁拥苍翠,奔流逝潺湲。
闻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间。
壮节未云远,高风杳难攀。
深寻得遗墟,缚屋临清湾。
坐睨寒木杪,飞泉閟云关。
兹游非昔游,累解身复闲。
保此清净退,当歌不能谖①(原注:解印②后与友生游集,徘徊久之)。
 
注释:①谖:忘。②解印:卸南康知军任。
 
(六)卧龙庵武侯祠(原注:在西涧西三里)
空山龙卧处,苍峭神所凿。
下有寒潭幽,上有明河落
我来爱佳名,小筑寄幽壑。
永念干载人,丹心岂今昨。
英姿俨绘事,凛若九原作。
寒藻荐芳馨,飞泉奉明酌。
公来识此意,顾步惨不乐。
抱膝一长吟,神交付冥漠。
 
(七)康王谷水帘(原注:谷口景德观,在温汤西十五里,入谷又十五里至帘下。)
循涧西北骛,崎岖几经丘。
前行荒蹊断,豁然清溪流。
一涉台殿古,再涉川原幽。
营纡复屡渡,乃得寒岩陬。
飞泉天上来,一落散不收。
披崖日璀璨,喷壑风飕飑。
采薪奏绝品,渝茗浇穷愁。
敬酹古陆子,何年复来游(原注:陆鸿渐《茶经》品此水为天下第一)。
 
(八)落星寺(原注:在郡城南湖中。)
浩浩长江水,东逝无停波。
及此一回薄①,湖平烟浪多。
孤屿屹中川,层台起周阿②。
晨望爱明灭,夕游惊荡磨。
极目青冥茫,回瞻碧嵯峨。
不复车马迹,唯闻榜人③歌。
我愿辞世纷,兹焉老渔蓑。
会有沧浪子,鸣舷夜相过。
 
注释:①回薄:动荡。②阿:屋栋。③榜人:船工。
 
(九)万杉寺(原注:寺藏仁宗御飞白书有“清净”字。)
休沐聊命驾,驾言何所之。
行寻庆云寺,想像昭陵①时。
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空山岁年晚,郁郁凌寒姿。
当年雨露恩,千载有馀滋。
匠石不敢睨,孤标俨相持。
更启石室藏,仰瞻天象垂。
愿以清净化,永为太平基。(原注:寺前后杉万本,皆天圣中檀,有旨禁剪伐者。)
 
注释:①昭陵:宋仁宗崩后葬北昭陵。此代指仁宗时期。
 
(十)开先漱玉亭(原注:亭旧在桥上,今废。)
奇哉康山阳,双剑屹对起。
上有横飞云,下有瀑布水。
奔腾复璀璨,佳丽更雄伟。
势从三梁外,影落明湖里。
平生两仙句④,咏叹深仰止。
三年落星湾,怅望眼空眯。
今朝随杖履,得此弄清泚。
更诵玉虹篇,尘襟谅昭洗。
注释:①两仙句,指李太白与苏东坡所咏名句。
 
(十一)简寂观
高士昔遗世,筑室苍崖阴。
朝真石坛峻,炼药古并深。
结交五柳翁,屡赏无弦琴。
相携白莲社,一笑倾夙心。
岁晚更朝市,故山锁云岑。
柴车竟不返,鸾鹤空遗音。
我来千载馀,旧事不可寻。
回顾但绝壁,苦竹寒萧椮。(原注:相传竹是修静手植,其萌即所谓甜苦笋者。按:此诗镵石仍存,详“金石”。)
(十二)归宗寺
金轮紫霄上,宝盖鸾溪边。
往昔王内史,愿香有徐烟(原注:相传寺是王右军故宅)。
千年今一归,景物还依然。
涧水既荡潏,山花亦清妍。
不辞原隰劳,乐此宾从贤。
访古共纤郁,劳农独勤拳。
怜我乖胜践,裂笺寄真诠。
逃禅公勿遽,且毕区中缘。
 
(十三)温泉
连山西南来,中断还崛起。
干霄几干仞,据地三百里。
飞峰上灵秀,众壑下清美。
逮兹势力穷,犹能出奇伟。
谁然丹黄焰(一作“歘”),爨此玉池水。
客来争解带,万劫付一洗。
当年谢康乐,弦绝今久矣。
水碧复流温,相思五湖里。
 
(十四)陶公醉石归去来馆(原注:在归宗西五里)
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
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
及此逢醉石,谓言公所眠,
况复岩壑古,缥缈藏风烟。
仰看乔木阴,俯听横飞泉。
景物自清绝,优游叮忘年(一作“言”)。
结庐倚苍峭,举觞酹(一作“酬”)潺湲。
临风一长啸,乱(一作“咏”)以归来篇。
责任编辑:庐山之家网 【 】【打 印】【关 闭】【发表评论

  相关关键词
 本文关键词:朱熹,庐山诗词
  相关新闻
·宋·朱熹·《送碧崖甘叔怀游庐阜,兼简白鹿山长吴兄唐卿及诸耆旧三首》 4月11日 22:10
·宋·朱熹·《读诸友游仙诗卷,不能尽和首尾两端》 4月11日 22:10
·宋·朱熹·《赠刘虚谷》 4月11日 22:9
·宋·朱熹·《华盖石》 4月11日 22:9
·宋·朱熹·《狮子峰》 4月11日 22:9
·宋·朱熹·《九日奉陪高州史君、莆阳别驾、会稽丞公、善化明府、仲衡诗伯,并屈子美....》 4月11日 22:7
·宋·朱熹·《彭蠡湖》 4月11日 22:7
·宋·朱熹·《鹤鸣峰》 4月11日 22:6
·宋·朱熹·《十月上休日游卧龙、玉渊、三峡,用山谷惊鹿须要野学,盟鸥本愿秋江分韵得鸥字》 4月11日 22:6
·宋·朱熹·《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4月11日 22:6
·宋·朱熹·《游天池》 4月11日 22:5
·宋·朱熹·《熹罢官观康王谷水帘,夜饮山月轩,分韵得主字奉别送行诸君》 4月11日 22:5
·宋·朱熹·《和彭蠡月夜泛舟落星湖》 4月11日 22:4
·宋·朱熹·《奉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4月11日 22:4
·宋·朱熹·《次沈侍郎游楞枷李氏山房韵》 4月11日 22:3
·宋·朱熹·《和张彦辅雪后栖贤之作》 4月11日 22:3
·宋·朱熹·《次张彦辅栖贤之作》 4月11日 22:3
·宋·朱熹·《次张彦辅卧龙之作》 4月11日 22:2
·宋·朱熹·《次张彦辅西原之作》 4月11日 22:2
·宋·朱熹·《和张彦辅白鹿洞之作》 4月11日 22:2
·宋·朱熹·《和张彦辅落星寺之作》 4月11日 22:1
·宋·朱熹·《秘阁张丈简寂之篇,韵高难继,别赋五字以谢来贶》 4月11日 22:1
·宋·朱熹·《次韵四十叔父白鹿之作》 4月11日 22:1
·宋·朱熹·《再用前韵示诸同游》 4月11日 22:0
·宋·朱熹·《白鹿讲会次卜丈韵》 4月11日 22:0
·宋·朱熹·《次卜掌书落成白鹿佳句》 4月11日 22:0
·宋·朱熹·《游白鹿洞,熹得谢字,赋呈元范、伯起、之才三兄并示诸同游者》 4月11日 21:59
·宋·朱熹·《寻白鹿洞故址,爱其幽速,议复兴建,感叹有作》 4月11日 21:59
·宋·朱熹·《卧龙之游,钱通守得东字,不及赋诗已解维矣,熹用其韵纪事以赔并附卷末》 4月11日 21:58
·宋·朱熹·《卧龙之游得秋字赋诗纪事,呈同游诸名胜聊发一笑》 4月11日 21:58
·宋·朱熹·《下元节假行视陂塘,因与宾友韧儿甥出郭登山归赋二诗,示子直春卿及折桂云谷并写呈郡中诸寮友》 4月11日 21:58
·宋·朱熹·《暇日侍法曹叔父陪诸名胜为落星之游,分韵得往字,率尔斌呈,聊发一笑》 4月11日 21:57
·宋·朱熹·《和子澄白鹿之句》 4月11日 21:56
·宋·朱熹·《立秋日同子澄寺簿及佥判、教授二同寮,,,,,,分韵赋诗得万字辄成十韵呈诸同游》 4月11日 21:54
·宋·朱熹·《读李宾老玉涧诗偶成》 1月23日 13:15
·宋·朱熹·《入南康界阅图经,感陶公、李渤、刘凝之事戏作》 1月23日 13:14
·宋·朱熹·《分韵得眠意二字赋醉石、简寂各一篇呈同游诸兄》 1月23日 13:14
·宋·朱熹·《屡游庐阜,欲赋一篇而不能就,六月中休董役卧龙偶成此诗》 1月23日 13:13
·宋·朱熹·《昭德源》 1月23日 13:12
·宋·朱熹·《谒濂溪祠》 1月23日 13:12
·宋·朱熹·《庐山双剑峰二首》 1月23日 13:11
·宋·朱熹·《爱莲池》 1月23日 13:10
 
  热门文章排行
 唐·王贞白·《白鹿洞》
 现当代·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宋·黄庭坚·《濂溪并序》
 宋·朱熹·《奉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
 宋·黄庭坚·《题落星寺四首》
 唐·李白·《五老峰》
 明·王守仁·《龙潭夜坐》
 唐·白居易·《琵琶行》
  焦点图片
  
现当代·毛
  
唐·李白&
  
唐·李白&
  
晋·陶渊明
网站简介站长简介联系我们版权声明志愿团队特别鸣谢友情链接网站地图热点排行庐山攻略
QQ群一:34208152 站长QQ:给庐山之家站长发消息!
邮编:332100 Email:zylcoach@163.com 地址:中国·江西·九江
  Copyright©2009 - 2023 Mylush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庐山之家网   赣ICP备09012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