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庐山之家网 首页 > 庐山诗词 > 毛泽东 > 正文
搜索

现当代·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时间:2010年1月13日 作者:庐山之家网 来源:《庐山志》 点击数:
现当代• 毛泽东•七律 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建国后,中共中央曾在庐山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即1959年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1970年的九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因此三次登庐山。
    参见:登高望远 庐山情深----毛泽东同志的庐山情
 
【题释】
 
    1959年6月29日拂晓,毛泽东第一次登临庐山,下榻“美庐”别墅。当晚在这幢别墅内写成此诗。原诗前题有“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的小序。毛泽东写毕此诗,即附一短笺给胡乔木、周小舟,请二位斟酌。原诗后两句是:“陶潜不受元嘉禄,只为当年不向前。”1959年9月号《诗刊》发表时,这两句改成“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标题下还有“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字样。
 
【注释】
 
    峙:直立,耸立。
    大江:长江。《楚辞·九歌·湘君》:“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葱茏:亦作“葱蘢”。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晋郭璞《江赋》:“涯灌芊萰,潜薈葱蘢。”唐柳宗元《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诗之一:“积雪表明秀,寒花助葱蘢。”这里指山顶。
    四百旋:庐山登山公路,建成于1953年,全长35公里,盘旋近400转。
  冷眼:冷静、客观的眼光。
    江天:江和天。多指江河上的广阔空际。南朝梁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诗:“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唐卢纶《送丹阳赵少府》诗:“荻岸雨声尽,江天虹影长。”
    九派: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因以九派称这一带的长江。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凿江以通於九派,洒五湖而定东海。”晋郭璞《江赋》:“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派乎潯阳。”唐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作》诗:“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明徐祯卿《彭蠡》诗:“地涌三辰动,江连九派深。”亦作浔阳的别称,即今江西九江。《北齐书·文宣帝纪》:“詔梁王萧庄为梁主,进居九派。”作者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在一封信上说:“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
    黄鹤:或说实指黄鹤楼。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历代屡毁屡建。解放后建长江大桥时已拆除,楼前塔已迁至附近的高观山。1985年在今址(蛇山西端高观山西坡)重建落成。古今诗人题咏者甚众,以唐崔颢、李白之作最著名。《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磯为楼,名黄鹤楼。”唐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餘黄鹤楼。”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宋陆游《入蜀记》卷五:“黄鹤楼,旧传费禕飞升於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絶景。”
  三吴:古代指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的某些地区,具体说法不一。这里泛指长江下游。作者在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同一封信上说:“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陶令:指陶潜(365―427),一名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他曾经做过彭泽县令,故称陶令。据《南史·陶潜传》记载,他曾经登过庐山。他辞官后归耕之地,离庐山也不远。
  桃花源:陶潜曾作《桃花源记》,文中说秦时有些人逃到一个偏僻宁静的“桃花源”(长满桃花的水源)地方避乱,从此与世隔绝,过着和平的劳动生活。直到晋朝才有一个武陵(湖南常德)的渔人因迷路偶然找到这个美丽幸福的奇境。据称,桃花源的原型在庐山康王谷。
责任编辑:庐山诗词 【 】【打 印】【关 闭】【发表评论

  相关关键词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庐山诗词
  相关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