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站在她秀美的峡谷里,几乎要被她的秀色所倾倒,这里泉水淙淙,怪石突兀,树木葱茏,是一幅未被开发的原始自然生态景观。
抬级而上,我向剪刀峡的深处走去,在涉过一条小溪的时候,我歇了口气,洗了把脸,那水清澈冰凉,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爽快和舒畅。顺着哗哗的水声,我来到一处瀑布前,这里的山势有点特别,外观象一个半封闭的水桶,白练似的瀑布挂在桶的内壁上,在其显眼的石壁上雕刻着“乌龙潭”三个大字,桶底是一泓碧绿碧绿的深潭,深潭下面连着一个几乎同样大小的深潭,下潭竟有七米之深,而且有漩涡,据《庐山志》记载:“初,慧远之立东林寺也,乌龙潭龙实与有力焉。寺成,远与龙约,岁一致祭。今东林僧,每岁六月,以蔬食奠而投诸潭中,曰:送龙饭。有不虔洁者,水辄涌,食出置石上,不食矣。”它是说当初东林寺的开山鼻祖慧远建东林寺时,乌龙潭的龙给了很大的帮助,慧远承诺每年来此一祭,祈祷保佑一方平安。看潭边的确有一块大石,被称为“拜石”,那可能就是东林寺祭龙之所在。想想是有趣,如果送饭的人不干净,那么乌龙潭的水就会涌出来,龙就不吃送来的食物……。有一条龙卧在此处,很有些传奇色彩,我还是悄悄地走吧,别惊扰了沉睡的乌龙。
出乌龙潭,顺着山势望去,峰峦叠嶂,气势恢弘,一幅壮丽的景色呈现在眼前,这是剪刀峡的又一景观——龙珠峰。龙珠峰耸立于乌龙潭前,浑然天成,宛如龙口之珠。传说山顶上有一头神牛,名牯牛。它见百姓每年都送很多好吃的给乌龙潭的龙,心想怎么没有人给我送东西。牯牛就从山上沿剪刀峡跑下来,到了乌龙潭见东西就抢,这时乌龙大怒,从潭中腾空而起,张开龙嘴对着牯牛喷出一颗龙珠,一击打在牛角上,龙珠往后一弹,掉在了乌龙潭的下面,牯牛见大势不好,拔腿就往山上跑,乌龙顾不上龙珠跟在后面紧追不舍,最后将牯牛制服在山顶上。牯牛变成了一块巨石留在山顶上,山顶从此就称为牯牛岭了。乌龙回来找它的龙珠时只见龙珠已经变成了山峰,再也收不回来了。从此以后此山就被称为龙珠峰。
再往上走,植物更加的茂密,山势也变得陡峭起来。峡谷里时不时地传来鸟的啼鸣,有山风习习地吹来,带着丝丝凉意,我在一块底下有着涓涓清泉的巨石上坐了下来,灌满我早已喝得底朝天的水瓶,看眼前的景观:阳光洒在这条幽静的峡谷里,最先追随光照的是密不透风的树冠,好容易穿过树叶缝隙的灿烂阳光洒在石阶上和小草上成了碎银似的斑点,现在我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村木,一个个挺身猛长,原来是在争取阳光的爱抚,植物尚且如此珍视阳光何况我们人类。
终于,我攀上了山顶,顶峰被云雾笼罩着,象一位伫立凝望的少女,脖子上飘着一袭白纱,看上去真是美若天仙,风光无限,看那秀色逼人的剪刀峡,此刻,正沉浸在一派绿意很浓的雾霭之中……